疫情 x 帶飯
疫情下,盡量避免外食,我亦由一個極少帶飯的人,變成帶飯一族。作為新加入帶飯一族,無意中在日本網站Macaroni 看到一篇「お弁当作りを始める人に」(給初次做便當的人)的文章,內裡介紹10 の基本ポイント(十個基本要點),這啓發了我想給初次帶飯的人,分享「港版」整飯盒注意事項,當中也會比較一下港版飯盒與日本便當的分別。
香港人帶飯文化,與日本、台灣大為不同。因為香港人習慣熱食,而日本、台灣人吃的便當多為涷食。基於本質上分別,香港人帶飯的容器、食材選擇也與日本、台灣大相逕庭。我們不難在網站、書本上,看到日式便當的美圖,但卻難以看到香港人飯盒美圖。究竟原因何在?
熱食 vs 涷食
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,能輕易找到各國食材。但作為香港人,雖然我也會偶爾帶沙律、麵包、冷麵、飯糰等涷食,但大多數時間也是以熱食為主。除了因為生活習慣的問題,還有健康考慮,因為中醫主張涷食傷脾。
由於香港人多習慣熱食,這本質的分別造成了我們與日本人做的飯盒大為不同。另外,在製作飯盒時有以下考慮:
1. 飯盒選擇
香港人帶飯的容器叫「飯盒」,日本人稱之為「お弁当箱」。
日本人飯盒選擇眾多,製作材料有膠、不誘鋼、鋁和木。以美觀、防漏、多分層/格為最主要考慮。
由於香港人習慣熱食,如果公司、學校有微波爐,大多數人回到公司、學校,會先將飯盒放進雪櫃,到午飯時間就會放進微波爐加熱才食,這叫「叮飯」。由於涉及微波加熱,我們所用的飯盒必須可放進微波爐。通常有兩大素材。第一是玻璃,好處是高溫翻熱時也不怕釋放有害物質,另外玻璃容易清洗。但最大壞處是重。第二是塑膠,好處是輕,近年又有矽膠摺疊飯盒,摺疊起來更省地方。但使用塑膠飯盒難免怕加熱時會有釋放塑化劑。除此之外,膠飯盒如果裝比較油的餸菜,要用上較多洗潔精才能清潔乾淨。
如果公司、學校沒有微波爐,有些人會選擇最新的電熱飯盒。即是直接插濕電,將飯盒加熱。為加強傳熱,此類飯盒多用不誘鋼為素材。不誘鋼飯盒具有容易清洗及較玻璃輕的好處。又能省卻「排隊叮飯」的時間。但壞處是此類飯盒一般價錢會較高,質量參齊,存在漏電風險。另外各公司對使用「小家電」要求各有不同,加熱時產生的霧氣又怕影響消防設施。所以不能叮飯、用電熱飯盒一族,不妨考慮傳統的保溫飯壺,購買一些保溫性強的飯壺,熱力足夠維持4-5小時。
在購買飯盒時,除了考慮素材、加熱方法外,還要考慮間隔。我喜歡餸和飯分開放,因為一來餸汁肥,二來會影響飯的口感。
2. 注意衛生
注意衞生是製作飯盒一大重點。製作食物前必須徹底清潔雙手。另外,亦要注意食物保存,由放香港夏天熱、潮濕,食物容易變壞。最理想當然是即日準備當天飯盒,確保食物新鮮。而日本人的便當多是當天清早即日準備。香港人爭分奪秒,除飯壺一族,我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放棄睡眠時間,早起煮飯。所以大部份香港人帶飯,都習慣吃「冷飯菜汁」,意思是早一晚的晚餐盡可能煮多,將剩餸剩飯裝好,放在雪櫃內保存,翌日翻熱,變成午餐。
我的情況比較特別,公司有微波爐,但家中晚上絕少有冷飯菜汁,所以我的飯盒多在晚餐後特意煮,或是第二朝即日準備。
3. 味道
追求美味絕對是人的天性。由於香港人的飯盒多是冷飯菜汁,吃的是「媽媽的味道」。
如果是自己一手一腳做飯盒,就可以自己調味,做出自己喜歡的味道。我自己常備的調味料有鹽、胡椒、糖、黑醋、牛油、橄欖油、香料(百里香)。而想做日式料理,其實大部份日式料理食譜的調味料萬變不離其中,有 料理酒、味醂、鰹魚汁、醬油。
4. 營養
出外進餐,容易多鹽、多油,自己煮無疑可以自己調節。
日本人飯盒注重營養均衡。而香港人飯盒大多是冷飯菜汁。如果自己的飯盒自己做,就可注重營養。我在做飯盒時也會多用上一些超級食物 Superfood,如羽衣甘藍、牛油果、藜麥、三文魚等。
另外,出於用微波爐翻熱的考慮,其實有些食物是不適宜翻叮。例如硝酸鹽含量高的蔬菜,據說翻熱硝酸鹽含量高的蔬菜,有機會產生致癌物。
5. 顏色
日本人講究色彩配搭,便當多由一個主食(飯、意粉)再配搭上幾款菜式、小吃。香港人飯盒由於多是冷飯菜汁,大多數人的飯盒多是一個飯,配搭上一至兩個餸,色彩有限。
其實不只外國人,西方人也有「Eat like a rainbow」的健康原則。除了能吸引眼球,刺激食慾之外,背後的原則當然是提高飲食多樣化。
以下列出不同顔色相關食材:
紅色:蕃茄、紅菜頭
黃色:粟米、蛋
橙色:紅蘿蔔、蕃薯、三文魚
綠色:羽衣甘藍、西蘭花、蘆筍、羅馬生菜、牛油果
藍紫:藍苺、紫心蕃薯
白:洋蔥、薯仔、椰菜花、磨菇
如果想做出來的飯盒能拍出一張美美的 IG 相,可選擇一些顏色對比鮮明食材,及注意擺盤。
6. 製作時間/參考食譜
香港人爭分奪秒,自己做飯盒當然希望做一些簡單、快捷菜式。如果真的完全沒有概念,可參考網上的食譜。香港版的小菜可參考 Day Day Cook 的「#懶人包帶飯一族必學的20個人氣飯盒食譜。」如果想整日式料理,有兩個網站可推薦給大家,分別是「 macaroni」、「 kurashiru」,只要在搜尋格打「お弁当」就有不少適合做便當的食譜以供參考。如果不會看日文,我推薦大家可以看 Youtube 的 「Masa の料理 ABC」,裡面教煮不少菜色,非常值得參考。
另外,我也是懶蟲一族,為方便做飯盒,有些現成食材我也會囤放一些。例如現食的蒲燒鰻魚,加熱後放進飯盒便可即食。即食雞胸、燒牛肉,折可包裝就能即是放在沙灘上,簡單美味。
總結
其實帶飯是否能慳錢,完全取決於吃什麼。食野其實從來都風斂尤人。而我的飯盒平均成本$30-$40。不算是慳好多錢,但我可以肯定的是,這較外食為健康,又可訓練廚藝。
其實我覺得香港人在煮食上是有優勢的,吸納不同國家飲食文化,既可熱食,又可涷食。所以,可以餐餐挑戰不同菜色 。大家不妨發揮創意,做一個連自己都期待的飯盒。
我的飯盒分享
1. 鰻魚玉子燒飯
2. 香檸三文魚配蘆筍飯
3. 吉野家牛肉飯
味付的半熟蛋要另上,不適宜放進微波爐加熱。
4. 泡菜炒藜麥
5. 雞胸蘆筍配藜麥
涷食篇
1. 羽衣甘藍藜麥沙律
可配雞胸、蝦、燒牛肉。羽衣甘藍適合配上酸味的醬汁。我的沙律醬汁非常簡單,是橄欖油、意大利黑醋再配上蜜糖。
2. 免捏飯糰
餡料各式其式,可以是燒牛肉、雞蛋配蘆筍,或者是三文魚、雞蛋配蘆筍。
3. 牛油果、雞胸墨西哥卷配羽衣甘藍脆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